中国化工网首页 >> 化工助手 >> 化学物质分析方法数据库
乳脂中的〔植物〕脂肪
油和脂肪
- 甾醇乙酸酯溶点法
-
A 仪器
A.a 特殊微过滤器
见图27-1A。
A.b 铂勺
重Pt丝,一端锤成约3mm宽×15mm长的平头。镶在解剖刀柄上。
B 测定
向150ml装有15g过滤过脂肪的烧杯中加入4g KOH,将其溶于4ml水中。加入20ml 95%的乙醇,用表面皿盖上,蒸气浴上加热0.5h,间隔搅拌。$$加入60ml水,混匀后倒入400ml装有180ml 95%乙醇的烧杯中。加热到约40℃后加入40ml 1%的毛地黄皂苷的乙醇溶液。〔必要时可加热溶解毛地黄皂苷〕。搅拌后冰箱放置过夜。$$在瓷漏斗上用11cm的滤纸通过强抽真空过滤冷的混合物。当液体流过后,在抽真空状态下在滤纸上倒入50ml水。间隔回荡。继续抽真空〔水过滤相当慢〕直到水通过滤纸并洗去大部分皂。在滤纸上倒入50ml乙醇继续抽滤直到所有液体流过滤纸。最后用乙醚洗涤滤纸四次,每次用醚50ml,待上次洗涤液完全通过滤纸后再加入下次醚。$$在100℃下干燥滤纸和沉淀15min。从滤纸上取下沉淀。将沉淀压碎或碾成粉沫,装入18×150mm试管中。加入2ml Ac2O,于130℃甘油浴中加热15min〔沉淀在约5min内溶解;由于可能外溅而造成损失,因此不要直接加热〕。冷却到约70℃。$$小心加入4ml乙醇并混合之。用微过滤管(Pregl型)通过棉花团以重力过滤热溶液,用20ml烧杯接滤液。将烧杯放在小电炉上,小心地将液体加热到微沸。逐滴加入水,直到甾醇乙酸酯快沉淀但仍保留在沸点时溶液中。$$冷却,间隔用铂勺搅拌15-20min或更长。用微型瓷漏斗〔直径约15mm〕在小圆滤纸上过滤。吸干并从滤纸上取下沉淀。将沉淀放在5ml烧杯中,加入1ml 95%的乙醇,加热使其完全溶解。将烧杯放在冰水陪替氏培养皿中冷却。当完全冷却后,烧杯中物质常变为半固态结晶的浆状物。$$将上述浆状物用Pt勺转移到特殊的微过滤器上,抽真空。当液体被抽入过滤器时,用适当大小一端为平头的玻璃棒将沉淀压紧〔此时沉淀可干净且完全地从滤纸上以小扭扣状或药片状取下〕。在5ml烧杯中用1ml〔或如果沉淀少时用0.5ml〕热乙醇重新溶解沉淀,待冷却再结晶后,在微过滤器上进行第二次过滤。重复结晶和过滤2次〔共4次〕后,100℃下干燥沉淀1h。$$测定干燥的重结晶的固醇乙酸酯熔点〔液体开始出现的温度,测定时,加热速度为0.5-1.0℃/min〕。如果所测定熔点比按同样方法处理的纯的奶油的熔点高2℃以上,则认为是植物脂肪。
C 微晶测试
在20ml的烧杯中用2ml乙醇溶解测定熔点所剩的固醇乙酸酯,加入3滴40%的KOH水溶液。蒸气浴上加热5min。加入10ml水,将液体转移到125ml分离器中。加入25ml乙醚,振荡。待分层后,弃去水层。用水洗涤醚层3次,每次用水5ml,在50ml烧杯中蒸发至干。$$向残余物中加入10ml 70%的乙醇,加热使其溶解,冷却后,滴一滴到载玻片上,在100-200倍显微镜下观看植物甾醇或植物甾醇-胆甾醇混合物的典型晶体。〔见图27-1B〕
D 毛地黄皂苷回收
合并毛地黄皂苷化物沉淀的滤液,加入足够量溶解于乙醇中的胆甾醇溶液和已有的毛地黄皂苷合并。静置混合物3h或过夜。过滤沉淀,用水、乙醇、醚洗涤后,抽干。碾碎沉淀,将其轻轻地敲进纸萃取筒中。将萃取筒悬挂于标准锥度的锥形瓶中,用回流冷凝器盖住,瓶内有少量二甲苯。加热二甲苯到沸点,让萃取筒和内容物悬于沸腾的二甲苯热蒸气中16h。$$取下萃取筒,在100℃烘干使二甲苯蒸发。取下毛地黄皂苷残余物,称重后转移到烧杯中。将残余物溶解于足够的水中,使毛地黄皂苷的浓度约为2%。加入约1/2体积的乙醇,蒸气浴上加热。加入1ml正戊醇〔试剂纯〕,冷却,在适当大小的瓷漏斗中过滤毛地黄皂苷化合物。抽干后将沉淀转移到表面皿上。在100℃下烘干直到所有的正戊醇蒸发。此时毛地黄皂苷可被磨碎再次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