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物质的理化常数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2.对环境的影响 一、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:吸入、食入、经皮吸收。 健康危害:对眼睛、皮肤、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,未见职业中毒的报道。 二、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:属低毒类。 急性毒性:LD501670mg/kg(小鼠腹腔);3200mg/kg(大鼠经口);3550mg/kg(小鼠经口) 危险特性:遇高热、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,有引起燃烧的危险。 燃烧(分解)产物:一氧化碳、二氧化碳。 3.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.实验室监测方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《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》(第二版)杭士平主编 5.环境标准 前苏联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0.1mg/m3 前苏联(1975) 水体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 0.1mg/L 6.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、泄漏应急处理 切断火源。戴好防毒面具和手套。收集运到空旷处焚烧。如大量泄漏,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。 二、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:空气中浓度较高时,佩带防毒面具。 眼睛防护:可采用安全面罩。 防护服:穿工作服。 手防护:必要时戴防化学品手套。 其它:工作后,沐浴更衣。注意个人清洁卫生。 三、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:脱去污染的衣着,用流动清水冲洗。 眼睛接触:立即翻开上下眼睑,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。就医。 吸入: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。就医。 食入:误服者漱口,给饮牛奶或蛋清,就医。 灭火方法:雾状水、泡沫、二氧化碳、干粉、砂土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