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物质的理化常数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2.对环境的影响:一、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:吸入、食入、经皮吸收。 二、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:属高毒类。 危险特性:遇明火、高热可燃。与强氧化剂可发生反应。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。 3.现场应急监测方法:4.实验室监测方法:环境水和底质样品中2-和4-氨基吡喧的测定[刊,日]/Hattori Y.;Sugimae A.,Kuge Y.—//日本化学会社.-1984,(12).-1895~1900《分析化学文摘》1986.11 5.环境标准:美国 车间卫生标准 2mg/m3 (2-氨基吡啶) 6.应急处理处置方法:一、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,周围设警告标志。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,穿化学防护服。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。避免扬尘,小心扫起,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。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,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。如大量泄漏,用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。 二、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:高浓度环境中,必须佩戴防毒面具。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,建设佩戴自给式呼吸器。 三、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:脱去污染的衣着,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。注意手、足和指甲等部位。 灭火方法:干粉、泡沫、二氧化碳、砂土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