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.对环境的影响: 一、健康危害
侵入途径:吸入、食入。 健康危害:本品属致敏物质,能引起支气管哮喘及接触过敏性皮炎,吸入过量的氨基苯酚粉尘,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。
二、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
急性毒性:LD501300mg/kg(大鼠经口) 微生物致突变性:鼠伤寒沙门氏菌:333µg/皿。
危险特性:遇明火、高热可燃。与强氧化剂可发生反应。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。 燃烧(分解)产物:一氧化碳、二氧化碳、氮化氮。
3.现场应急监测方法:
4.实验室监测方法: 极谱法(空气,苏联) 环境和废水试样中痕量2-、3-和4-氨基苯酚的电子浮获检测-GC测定[刊,日]/Osaki Y.;Matsueda T.//分析化学.-1988,37(2)-253~258 《分析化学文摘 》1992-1993
5.环境标准: 前苏联 水体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 0.01mg/L
6.应急处理处置方法: 一、泄漏应急处理
隔离泄漏污染区,限制出入。切断火源。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。穿一般工作服,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。小量泄漏:避免扬尘,小心扫起,轩于袋中,转移至安全场所。大量泄漏:用塑料布、帆布覆盖,减少飞散,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。
二、防护措施
呼吸系统防护:空气中浓度较高时,佩戴防毒面具。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,应该佩带自给式呼吸器。 眼睛防护:可采用安全面罩。 防护服:穿工作服。 手防护:必要时戴防护手套。 其它:工作现场禁止吸烟、进食和饮水。及时换洗工作服。工作前后不饮酒,用温水洗澡。进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。
三、急救措施:
皮肤接触:脱去被污染的衣着,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。 眼睛接触:担起眼睑,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,就医。 吸入: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,保持呼吸通畅。如呼吸困难,给输氧,如呼吸停止,立即进行人工呼吸,就医。 食入:饮足量温水,催吐,就医。
灭火方法:雾状水、泡沫、二氧化碳、干粉、砂土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