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.对环境的影响: 一、健康危害
侵入途径:吸入、食入、经皮吸收。 健康危害:吸入、摄入或以皮肤吸收后会中毒。具腐蚀性。资料报道有致突变作用。
二、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
毒性:低毒类。无致癌作用。 急性毒性:LD502000mg/kg(大鼠经口);3180mg/kg(兔经皮) 毒性毒理:人们对环境中多环芳烃的毒性的全面研究还比较少。在环境中很少遇到单一的多环芳烃(PAH),而PAH混合物中可能发生很多相互作用。 PAH化合物中有不少是致癌物质,但并非直接致癌物,必须经细胞微粒中的混合功能氧化酶激活后才具有致癌性。第一步为氧化和羟化作用,产生的环氧化物或酚类可能再以解毒反应生成葡萄糖苷、硫酸盐或谷胱甘肽结合物,但某些环氧化物可能代谢成二氢二醇,它依次通过结合而生成可溶性的解毒产物或氧化成二醇-环氧化物,这后一类化合物被认为是引起癌症的终致癌物。PAH的化学结构与致癌活性有关,分子结构的改变,常引起致癌活性显著变化。在苯环骈合类的多环芳烃中有致癌活性的只是4至6环的环芳烃中的一部分。荧蒽的相对致癌性较弱。
代谢、降解、蓄积:PAH具有高度的脂溶性,易于经哺乳动物的内脏和肺吸收,能迅速地从血液和肝脏中被清除,并广泛分布于各种组织中,特别倾向于分布在体脂中。虽然PAG有高度的脂溶性,但是在动物或人的脂肪中几乎无生物蓄积作用的倾向,主要因为PAH能迅速和广泛地被代谢,代谢产物主要以水溶性化合物从尿和粪中排泄。 在环境大气和水体中的PAH受到足够能量的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时会发生光解作用,土壤中的某些微生物可以使PAH降解,但分子量较大的荧蒽的光解、水解和生物降解是很微弱的。
迁移、转化:环境中的PAH主要来源于煤和石油的燃烧,也可来自垃圾焚烧或森林大火。其生成量同燃烧设备和燃烧温度等因素有关,如大型锅炉生成量很低,家用煤炉生成量很高。柴油和汽油机的排气中,以及炼油厂、煤焦油加工厂和沥青加工厂等排出的废气和废水中都含有PAH。PAH还存在于熏制的食物和香烟烟雾中。 PAH大多吸附在大气和水中的微小颗粒物上,大气中的PAH为通过沉降和降水而污染土壤和地面水,研究表明,除了工业排污外,大气降水是径流排水中PAH的主要来源。由于PAH的水中溶解度低和亲脂性较强,因此该类化合物易于从不中分配到沉积物、有机质及生物体内,其结果使水中PAH的浓度较低,而在沉积物中残留浓度较高。
危险特性:遇明火、高热可燃。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。有腐蚀性。 燃烧(分解)产物:一氧化碳、二氧化碳。
3.现场应急监测方法:
4.实验室监测方法: 高效液相色谱法(GB13198-91,水质) 气相色谱法《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》(第二版),杭士平编 气相色谱法《固体废弃物试验分析评价手册》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译
5.环境标准: 欧洲共同体(1975)饮用水 0.0001mg/L(PAH)
6.应急处理处置方法: 一、泄漏应急处理
隔离泄漏污染区,周围设警告标志,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,穿化学防护服。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,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性吸附剂混合吸收,收集于一个密闭的容器中,运至废物处理场所。用水刷洗泄漏污染区,经稀释的污水放入废水系统。如大量泄漏,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。
二、防护措施
呼吸系统防护:作业工人应该佩戴防尘口罩。空气中浓度较高时,佩戴防毒面具。 眼睛防护: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。 防护服:穿防腐工作服。 手防护:戴橡胶手套。 其它:工作现场禁止吸烟、进食和饮水。工作后,淋浴更衣。工作服不要带到非作业场所,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,洗后再用。注意个人清洁卫生。
三、急救措施
皮肤接触: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。就医。 眼睛接触:拉开眼睑,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。就医。 吸入: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。呼吸困难时给输氧。呼吸停止时,立即进行人工呼吸。就医。 食入:误服者,口服牛奶、豆浆或蛋清,就医。
灭火方法:泡沫、砂土。
处置:由于PAH与悬浮固体紧密结合,所以可以通过采用水处理措施降低浊度来保证PAH含量降至最低水平。
预防措施:由于PAH污染人类环境的范围很广,产生污染的具体原因很多,所以预防措施涉及的工艺操作过程,废水废气的综合利用和处理,自来水的净化和消毒,改进汽油燃烧过程,改良食品烟熏剂,提供间接烘烤,养成个人卫生习惯(不吸烟或少吸烟)等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