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.对环境的影响: 一、健康危害
侵入途径:吸入。 健康危害:具有较强的麻醉作用。
二、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
毒性:属低毒类。 急性毒性:LC95000ppm(小鼠吸入)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:大鼠吸入11.5g/m3,1年,生长发育与对照组有差别。
危险特性:易燃,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。遇明火、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,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。与氟、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。 燃烧(分解)产物:一氧化碳、二氧化碳。
3.现场应急监测方法: 便携式气相色谱法;气体检测管法 气体速测管(德国德尔格公司产品)
4.实验室监测方法: 气相色谱法《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》(第二版),杭士平编
5.环境标准: 前苏联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100mg/m3 前苏联(1977) 大气质量标准 3.0mg/m3 前苏联(1975) 水体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 0.5mg/L 前苏联 污水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 10mg/L
6.应急处理处置方法:
一、泄漏应急处理
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,并进行隔离,严格限制出入。切断火源。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,穿消防防护服。尽可能切断泄漏源。合理通风,加速扩散。喷雾状水稀释。如有可能,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。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,修复、检验后再用。
二、防护措施
呼吸系统防护: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,高浓度接触时可佩带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(半面罩)。 眼睛防护:一般不需要特别防护,必要时,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。 身体防护:穿防静电工作服。 手防护: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。 其它:工作现场严禁吸烟。避免长期反复接触。进入罐、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,须有人监护。
三、急救措施
皮肤接触:若有冻伤,就医治疗。 吸入: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。保持呼吸道通畅。如呼吸困难,给输氧。如呼吸停止,立即进行人工呼吸。就医。
灭火方法:切断气源。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,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。喷水冷却容器,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。灭火剂:雾状水、泡沫、二氧化碳、干粉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