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物质的理化常数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2.对环境的影响: 一、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:吸入、食入、经皮吸收。 健康危害:对呼吸系统和皮肤有损害作用。急性中毒:可引起鼻、咽、肺部刺激症状,多数工人有咽痒、干咳、胸闷、全身不适、倦怠等表现,部分患者可引起肾炎、肺炎。 慢性中毒:长期接触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、肾损害、视力障碍等。 二、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:属高毒类。 急性毒性:LD5010mg/kg(大鼠经口) 危险特性:未有特殊的燃烧爆炸特性。 燃烧(分解)产物:可能产生有害的毒性烟雾。 3.现场应急监测方法: 4.实验室监测方法: N-肉桂酰-邻-甲苯羟胺比色法《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》(第二版)杭士平主编 苯甲酰苯基羟胺比色法《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》(第二版)杭士平主编 火焰原子吸收法《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》(第二版)杭士平主编 5.环境标准: 中国(TJ36-79)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0.1mg/m3[烟];0.5mg/m3[粉尘] 前苏联(1977)大气质量标准 0.02mg/m3 6.应急处理处置方法: 一、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,周围设警告标志,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,穿化学防护服。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。避免扬尘,用清洁的铲子收集于干燥净洁有盖的容器中,转移到安全场所。也可以用水泥、沥青或适当的热塑性材料固化处理再废弃。如大量泄漏: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。 二、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:空气中浓度超标时,应该佩带防毒口罩。必要时佩带自给式呼吸器。 眼睛防护: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。 身体防护:穿相应的防护服。 手防护:戴防护手套。 其它:工作现场禁止吸烟、进食和饮水。工作后,淋浴更衣。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,洗后再用。进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。 三、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:脱去污染的衣着,立即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。 眼睛接触:立即提起眼睑,用流动清水冲洗。 吸入: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。注意保暖,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。就医。 食入:误服者给饮大量温水,催吐,就医。 灭火方法:不燃。火场周围可用的灭火介质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