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物质的理化常数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2.对环境的影响:
一、健康危害
侵入途径:吸入、食入。
健康危害:主要为慢性中毒,损害中枢神经系统。主要表现为头痛、头晕、记忆减退、嗜睡、心动过速、多汗、两腿沉重、走路速度减慢、口吃、易激动等。重者出现“锰性帕金森氏综合征”,特点为面部呆板,无力,情绪冷淡,语言含糊有清,四肢僵直,肌颤,走路前冲,后退极易跌倒,书写困难等。 二、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
急性毒性:LD509000mg/kg(大鼠经口)
致癌性:按RTECS标准为可疑致肿瘤物。 危险特性:粉体在受热、遇明火或接触氧化剂时会引起燃烧爆炸。与氧化剂混合能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物。遇水或酸能发生化学反应,放出易燃气体。与氟、氯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。 3.现场应急监测方法:
燃烧(分解)产物:氧化锰。 P,P`-四甲二胺基二苯甲烷试纸比色法《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》,杭士平主编 4.实验室监测方法:
便携式比色计(水质)(意大利哈纳公司产品)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(GB11911-89,水质) 5.环境标准:
高碘酸钾分光光度法(GB11906-89,水质) 原子吸收法《固体废弃物试验分析评价手册》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译
一、泄漏应急处理
隔离泄漏污染区,周围设警告标志,切断火源。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,穿一般消防防护服。避免扬尘,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于干燥净洁有盖的容器中,转移回收。
二、防护措施
呼吸系统防护:可能接触其粉尘时,佩带防尘口罩。必要时建议佩带防毒面具。
眼睛防护:可采用安全面罩。 防护服:穿相应的防护服。 手防护:一般不需特殊防护,高浓度接触时可戴防护手套。 其它:工作现场禁止吸烟、进食和饮水。工作后,淋浴更衣。注意个人清洁卫生。 三、急救措施
皮肤接触:脱去污染的衣着,用流动清水冲洗。 眼睛接触:立即提起眼睑,用流动清水冲洗。 吸入: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。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。就医。 食入:误服者给饮大量温水,催吐,就医。 灭火方法:干粉、砂土。禁止用水。 |